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片
巫山日记

巫山日记

  • 豆瓣评分:7.3
  • 片长:127分钟
  • 导演:朴庭凡
  • 年代:2011
  • 地区:韩国
  • 类型:剧情
  • 语言:韩语
  • 编剧:朴庭凡
  • 影片别名:巫山日记 / The Journals of Musan
  • 更新时间:2024
  • 上映:2011-04-14
  • 主演:朴庭凡 / 陈龙玉 / 姜恩镇

《巫山日记》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暂无剧情介绍

《巫山日记》下载观后评论:

《北逃》和《茂山日记》中出现信仰基督教的脱北者,对于这些放弃红色信仰的漂泊者来说,宗教应该是生活中唯一的稻草吧。第一次看到电影中最局促悲伤和困窘的忏悔,佝偻的背抵着头的主体背身在镜头前,成为最大的遮挡,景深处的主持和礼拜会的成员们面庞模糊,无法共享空间的孤独与画面的狭小刻画着这个卑微失落的流浪者,第一次在电影中看到另类忏悔是《一念无明》。最后用去美国的前盛装出席了唱诗班的活动,与暗恋的女孩和向往的宗教集体分享上帝的唯一方式,好讽。北逃者们嫌在韩国的人工费少,说当初要是到美国就好了,美国也是剧中人后来准备逃难所前往之地,或许韩国只是他们资本主义愿景的想象式抵达。杂种狗与北逃者的境遇相当,韩国电影中狗的隐喻真是挺多,《丰山犬》《收件人不详》《普通人》《北逃》《茂山日记》等等

巫山日记剧照

伦敦韩国电影节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不仅反映了一个脱北者在韩国社会的“局外人”状态,更有趣的是,这部电影以一种”社会学“观察的视角去看待脱北者在东亚资本主义的生态圈。脱北者并不是传统当中人们那种“脱离极权就能获得自由”这么简单。在电影呈现的内容中,我们看到,在朝鲜中国以及韩国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暗网以低价转移和贩卖来自北朝的劳力。这个暗网在韩国的掮客表面上以“反社”作为旗号,但实际上是一个恐怖的与“黑社会”紧密相连的人口贩卖组织。不断迁徙的脱北者,在离开故乡之后,稳定的生活状态以及确定的身份成为了妄想。脱离极权和贫困,却走入另外一种形态的极权和贫困,成为脱北者唯一的宿命。

巫山日记剧照

被剥削的与被消费的“被动”人物,但身份议题被灵巧地藏在了次要位置,人物性格先于身份经由各种现实处境刺激其反应或不反应而“被动”地展现出来。当人物在教堂袒露其脱北杀人者身份并忏悔时,我们看到比《密阳》里更骇人的、对宗教的暗讽:教会人员终于得到一个充满了血淋淋罪恶的、可施加他们怜悯的对象,其后女主的态度急剧转变,也进一步暴露宗教如吸血虫般渴望着作为养料的“罪恶”,人物的主体性被挖空,只剩下“身份”供给上帝的信徒们噬食,实质上这和观看电影时,会因人物脱北者身份而非人物性格为其处境找到种种“合理”猜测的观众的消费性质同构。

巫山日记剧照

脱北者是韩国社会中的绝缘体,导演对这个边缘群体的刻画写实而残酷,江南出身的他能拍出演出这样一部电影实在令人咋舌。很多关于小人物的细节和情节设定,或许有的稍显刻意,但很容易走进心里。技法上确实看到了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影子,跟小武相比,这个人物能引发更多的同情吧。结局也是冷得让人难以接受,刚看到希望的苗头,生命中重要的支撑却又宿命般的戛然而止,如同这一社会问题看不到缓解的曙光。

巫山日记剧照

7.0 脱北者不仅是韩国的边缘人群,还是北方的。从他们逃离共产的那一刻开始,另一段不堪的人生就此展开,导演对于角色的演绎让人心疼,这样的共情哪怕只存在人物,没有背景的加属,也足够震撼。当然,导演为人物作出的选择是自私的,经不起推敲的,宗教作为一个人的生活信仰是冰冷的,没有文化基底的,导演自己没有与这些作出分离,强加于角色让人遗憾。

巫山日记剧照

独立电影、手持摄影,脱北者、底层构成了这部130分钟的《茂山日记》。正义,踏实,勤劳,努力,在电影中,这些正面词汇似乎都让人随时死掉。被社會孤立,身份得不到认同,挣扎而不得解救。现实中没有救世主,好在教堂还有赞美诗。在ktv,陪酒小姐齐唱赞美诗,是电影唯一的黑色幽默。片尾白狗被撞死的场

巫山日记剧照

纯冷感,反商业化,极端沉闷和写实,蔡明亮式长镜头,韩国独立制作的稚嫩水平跟他们成熟老练的商业片水平相差太远了。韩国片总表现所谓脱北者有意思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北棒子难民自己不努力没能力低素质,还老怨南韩社会不包容不公平,活该做边缘人(人家奥巴马和阿诺怎么当上总捅和粥长了?)

1.宗教在这部电影里的地位着实讽刺,就如同李沧东的《密阳》一样,只是冰冷生活中的一道不存在的光亮,主人公一直都生活在黑暗里;2.最后狗死了,故事戛然而止,没有多余的交代,残酷压抑得可怕,因为你知道主人公的生活仍然在继续。3.不太像剧情片,有点像纪录片,对比那部《北逃》。

影片讲述了一名脱北者的艰难生活,从工作难寻到爱情没着落,在不断地冷清的生活中,他遇到了一名女子,同时以宗教自我慰藉,在南方努力地生活着。影片对脱北者的描述是残酷的、单调的、吃力的,以宗教为救赎,但又能否真的满足呢?镜头实在是粗糙,与脱北者的生活一般不忍直视。

身世浮沉,异国羁旅,看到的是脱北者,也是每一个聚光灯周围的每一个普通人的黑影。拿朋友救命钱,才能穿着西装堂堂正正去唱诗班,这才是最可悲的。正如波米所说韩国死一只狗,延边就得死一个人。可是结尾为什么会死一只狗呢?在韩国,脱北者养活自己就行了,狗还算了。

从一个脱北者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人物自带的边缘属性从一开始就带有了悲剧色彩,他所遭遇的一切看似惨不忍睹但又在情理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李沧东电影的影子,展现小人物在社会洪流之中无力的挣扎。粗糙的影像,大量的手持,更增添了几分凛冽感。

可以说是脱北者在南韩的几种状态,要么挨打,要么行骗,影片是质朴且枯燥的。但我们需要这样的影片。我们总该知道世界的一个角落,有着这样一些人,浮萍飘摇,最终还是会为了生存抢走朋友手里的玉米,而朝鲜也好南韩也罢身份的疏离为了生存,都一样。

政治与宗教似乎成为了北逃者终生相随的话题,是苦难的缘由和自我的救赎。男主混迹于首尔都市,无法入乡随俗,是其陈旧木纳的性格决定了他无力前行。尽管假借金钱与信仰得以日常的生活,前路就像手持长镜下的那具尸体,停驻于永久的时空之中。

本站电影资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参与影片录制上传和保存 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如本站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或广告合作请邮件至732833373@qq.com(仅限邮箱),7个工作日内将处理。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