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片
异人之下

大地儿女

  • 豆瓣评分:6.7
  • 片长:114分钟
  • 导演:胡金铨
  • 年代:1965
  • 地区:中国香港
  • 类型:家庭 / 历史 / 战争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编剧:胡金铨 / 程刚
  • 影片别名:Sons of Good Earth / Sons of the Good Earth / 英勇游击队
  • 更新时间:1732296881
  • 上映:1965-03-19(中国香港)
  • 主演:乐蒂 / 陈厚 / 胡金铨 / 高宝树

《大地儿女》电影完整版剧情简介:

胡金銓導演曾於康城影展獲獎,1978年被英國《國際電影指南》選為世界五大導演。此部抗日戰爭片,為胡氏1964年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作品,於1966年金馬獎獲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姜興隆)及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被評為「寫中華兒女的愛國熱誠,演導活潑,內容很有深度」。故事描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人奮起抗日的事蹟;除胡氏粉墨登場外,主要演員還包括樂蒂、陳厚、夏儀秋及陳燕燕。

第4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编剧胡金铨 第4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剪辑姜兴隆

《大地儿女》下载观后评论:

耗資港幣90萬比《楊貴妃》還高,票房不錯仍賠,傳讓邵氏與胡不合。胡的才華確實在對峙場面,前面都很制式,主題意識強,有國旗露出。攝影西本正。廣告畫師陳厚旁白開場,介紹文成縣群像(還有些人低估日本侵華),帶出妓院逃出的樂蒂,後入某種《街頭巷尾》式烏托邦之宅第、男女主結婚,反派蔣光超與高寶樹搶人,一陣亂打後警長(金銓,帽上KMT黨徽)解圍,點鞭炮祝福;35'旁白述盧溝橋事變到來,日軍統治,縣門改掛「日華親善」,兩反派成漢奸(高改穿和服XD),有人硬頸唱反調(唱「蘇武罵毛延壽」)也有臥底內應(張仲);77'陳投游擊隊,隊長金銓,進反擊高潮,好友(李昆)被殺,陳殘暴砍日軍頗激烈;全遭伏擊被捕,刑場收到日本投降的電報;收尾旁白述樂蒂仍生死未卜,男女奔跑擁抱重逢,收。客串多熟面孔,很年輕的劉家良、午馬等。

大地儿女剧照

胡金铨处女作,拍的是台湾人喜闻乐见的抗日题材(青天白日旗高调出镜),在金马奖上也确有斩获,可能对他日后去台湾发展也起到了铺垫作用。30年代华北小县城里的抗日传奇,有耿直的正面角色、有72家房客式的大杂院体验、有国仇家恨的民众觉醒跟雷厉风行的抗日组织,胡金铨演了个当众挖弹头的豪迈军官,不过我觉得最有趣的角色还是反派高宝树的“老佛爷”,真是恶也恶的英姿飒爽,做她的男人可真够受的。前半小时是陈厚和乐蒂类似《一夜风流》的爱情戏(连帘子都挂出来了),陈厚长得跟金士杰似的,年轻的午马、樊梅生在跑龙套,刘家良一出场就死了。后半部分打鬼子拍的实在粗疏,枪战场面一塌糊涂,把我看睡着了。整体叙事尚流畅,胡金铨对叙事节奏的经营比李翰祥精致,而且也拍出了明显强于邵氏流水线电影的北方气韵

大地儿女剧照

胡金铨把此片视为自己的处女作。电影灵感来自老舍的《火葬》和《四世同堂》:俞瑞偶然救下被卖至妓院的荷花,成亲之日遭老鸨抢人,被由导演本人饰演的新任警长救下。但好景不长,日军入城,俞瑞被诬告逮捕,荷花只得向好色的日军少将求情。俞瑞被放后加入警长组织的游击队,夺城失败面临枪决时日本战败,俞瑞与荷花终得团圆。影片因南洋反种族法被大量删减,上映后也并不卖座,但在意外中让胡金铨走上了拍摄武侠片的道路。而胡金铨在今后电影中体现出的写实风格、对戏曲、传统文化的偏爱,也通过专门定制的服装、武器、人物和故事介绍的引子、借唱戏怒斥汉奸、演员表演和镜头运动的夸张化、警长端坐取弹与关公刮骨疗伤的暗喻等,在这部电影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大地儿女剧照

前半段是很精彩的北平陷落史,满足了我一半想看胡氏四世同堂的心愿,独白太老舍了。胡大大关注点总跟其他人不一样,比如说三人第一次正式见面的小破院门口写着小三是个大王八,再往后被涂了另写别的,笑后一阵心酸,似是午夜梦回时深深的故园之思。后40min确实很神剧,而且被删了一半的片子,也无法评论,只希望何时能看到原剧本,不过胡大大确实不是老舍,小院本可以写成小羊圈,比如雷小鼓,蛮可写成灰色人物,正面化后虽主旋律却消除了人物的立体感。游击队感觉是搬的西山游击队,可装备和旗子又说明是国字头,不知是不是为了通过湾湾的审查(托福第一次知道了国军游击队)。再一次恍惚好像看到了潘迎紫。

大地儿女剧照

胡导少有的非武侠片,一出场,呀,好像小个头的尔冬升。他说话简洁明快,和刚刚看完的他写的《老舍和他的作品》给人的印象一样。书里导演自己说这一部影片受了老舍作品的影响,所言不虚,尤其前面对于北方四合院百姓生活的呈现,各人物一个个出场的设计,都让人想起老舍的小说。问题出在后半部分,感觉剧情跟跳着往前赶的草率,打日军又像穿越到横店。听说是被删减了很多,可惜了!我看的乐蒂的第一部电影,三年后她自杀去世,李翰祥说她是个不容易快乐的女性。这个故事里她没什么了发挥的,简单了点!

大地儿女剧照

两星半,前半段都是地道的市井生活展现,文戏基本上吊打当时邵氏99%的电影。后半段又开始各种鬼扯以及赶进度,像什么丁局长被包围后拼死决战,倒地的日本军官拔刀杀老三,都是意料之中的一种套路,当时世界各大二战电影都会用。不得不说,胡金铨这电影血浆虽然假但用的也不少。尤其是老二替三弟报仇时,用军刀甚至把日本军官的手砍了下来,紧接着就是血浆喷射。后半段最崩坏的,还有对于荷花的描写,突然失踪后的经历一点都没有提及,前半段讲了半天的沦落风尘,到后半段对剧情没有任何用处。

大地儿女剧照

故事特别紧凑,人物众多刻画也很丰满,刚开始有种小品式的搞笑。切入点很小,又以小见大反映了时局,给日本人唱戏,日本人和狗腿互开枪,尤其是在房顶上打枪后来又下来扔手榴弹那里很精彩。剧情一段紧跟着一段的,甚至连起承转合的承都几乎没有了。抗日故事很经典也很上世纪的抗日神剧,游击队以克洛伊木马式的方式袭击日军这种硬碰硬也太悲剧了,打赢了之后就走,战果受不住,队员们也逃不走。打斗现在看来虽然还是挺假的,日本投降所以被救了然后硬拗了个大团圆的he。

胡金铨想拍《四世同堂》,和李翰祥考虑过改编,可条件不允许,只好借用了老舍另一部抗战小说《火葬》的些许架构和人物。大杂院部分充满了胡对旧北京的怀念,同时暗含一些私人因素,比如女主角和胡母一样来自吉林。《大地儿女》的成本挺高,但在新马地区遇到了删剪,票房也不好。胡的第二部电影本来还是抗日片,叫《丁一山》,即他在本片里演的那个游击队长,开机两个星期,被邵老板叫停废掉。这样胡才转头去拍了《大醉侠》,走上了武侠电影之路。

最近看了几部电影,《大地儿女》《精忠报国》《还我河山》,这几部应该是逃奔台岛后的“中华民国”视角下的电影,抗击外敌、收复河山,个中意味不言自明。只是这种春秋梦也就是做做而已。这部胡金铨导演首导之作,与后期胡导精于彰显东方美学、中华文化不同,还说的是家仇国恨。而所谓的游击队抗日忠勇(忠义)救国军,就更有意思了。全片最畅快的一个镜头,是胡导亲自出演的警察局长点鞭炮,豪气而浪漫,过瘾又感人!

人物众多却繁而不乱,虽无深刻思想且大团圆结局仍可以平实动人,文城生活拍出了老舍《四世同堂》小羊圈儿的北京味儿,连部分人物都像是脱胎自《四世同堂》,妓院老板夫妇俨然大赤包、冠晓荷,警察俨然白巡长,京剧女老生一家俨然小文夫妻……故事节奏明快,人物情感温暖,做的是大路菜,滋味却能如此醇厚、爽口,胡金铨真是才华横溢。看他所扮演的人物,个头虽小,却活灵活现,尤其挖子弹一场戏,可知他头脑真是灵光。

没想到胡导还拍过这么主旋律的电影。三个大段剧情构成,从九一八时期相识相爱,到抗日战争爆发夫妻分离,再到加入游击队抗击日军,日军投降后的夫妻团聚。把小家庭的情感放在了历史大洪流的浪潮中。外患的动荡时期,往往内忧的汉奸更让人可恨。公安局长点燃庆祝新婚的鞭炮直接转场到七七事变非常有想法。主旋律电影嘛,人物都很扁平。不过可以看到胡导亲自上阵还是难得的

结尾近乎玩笑式的结局让前面的抗日斗争变得失去了意义。在金马奖收获众多的奖项令人不可思议,也许是宝岛人民和我们一样欣喜于看到地道北方人的抗战历史吧。给我感触最深的依然是胡金铨影片中老北京味儿十足的人物言行举止,如今的港台剧中你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中原气息了,也只能聊以慰藉我们大陆人民依然坚持两岸三地曾经同文同种的自欺欺人了。

承载了许多“第一次”的作品:胡金铨首部自编自导作品(虽然上映推迟了一年);胡金铨首部也是少有的一部现代题材(后期的两部没资源的就没算上了)。以战争往事反映、指涉现实,又在现实、规制前折戟沉沙,转战古装武侠,可以说是一部饱受风波考验的处女作,横移镜头里的全景式多人物图式已经很有胡金铨之后的风格了,但剪辑相比之下则弱了不少。

本站电影资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参与影片录制上传和保存 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如本站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或广告合作请邮件至732833373@qq.com(仅限邮箱),7个工作日内将处理。
欢迎大家对网站内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